白鹿原被禁原因曝光:性描写“尺度过大”?22天后复播口碑炸裂
白鹿原电视剧被禁原因曝光,22天后复播口碑炸裂。白鹿原电视剧经过重重坎坷,终于在今晚复播了,相当不容易,谈及白鹿原电视剧之前被禁,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作祟呢?而今复播,又是为什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白鹿原这部电视剧!
今天《白鹿原》终于复播,这部堪称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为什么值得看?
《白鹿原》电视剧自4月17日开播一集之后遭遇停播,时隔22天总算在今天得以复播。算上作者两年准备、四年写作和剧组10年立项、两年拍摄,这个过程跟作品本身一样曲折艰辛。
小说《白鹿原》发表已有20多年,销量超过150万册,得到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算得上是文学界的明星。最近15年以来它已经被改编成、话剧、舞剧、秦腔,尤其是在2012年被拍成电影以后被大众所熟知。
但无论有没有读过原作,对这个电影的感觉都不好,所以才得了6.2分。也是,对于一个人物众多、情节丰富、主题宏大的作品,2小时电影根本就装不下嘛,只能看到一个“大纲”。
所以,只有电视剧的节奏才能配得上对这个作品的完美呈现。这一次,《白鹿原》被拍摄为85集电视剧——这个“持久度”应该是可以让观众满意了。
然而之所以被停播,有人猜测原因是因为性描写的“尺度过大”,按说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1997年茅盾文学奖评奖的时候,评委会就说比较直露的性描写应当做删节。陈忠实也做了适当的妥协,他自己删掉了一些。
但众多从文学本身出发的人士认为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物塑造的需要,应该保留。所以个人认为在中国这个影视审查严格的地方,导演应该会自觉照顾到这一点。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以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主题是精神和心灵的寻根,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个性描写,来宣传中国文化的深刻本质,表达自己“寻根”理念。
《白鹿原》在以半个世纪关中人生存为大的文化背景下,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慎独隐忍的儒家精神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体现出来,深刻的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
该片集结了张嘉译、秦海璐、刘佩琦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实力派演员,以踏实细腻的演技还原白、鹿两家数十年的变迁与过往。
这些主演们更是甘愿自降片酬,只为了完成这部史诗大作,让我们看到了为了还原精品文学的“万众一心”,与当下小鲜肉的片酬占据影视70%以上成本的畸形影视生态形成鲜明对比。
《白鹿原》剧组甚至“奢侈”地花费小一个月时间让演员体验生活,在众多大场面的拍摄投入上也是极大手笔。在演员进组之前,美术、摄影等工作人员已经工作了10个月,前后动员了四万人次的群众演员”。
我想我们终于在我们的国家看到了影视行业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