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形象进化史 | 巩俐,55岁。
1987年开拔的荧屏生涯,33年的演艺生命, 从22岁到55岁,这几乎是一个人,尤其一个女人的黄金时代。
一个角色一张脸,她演活角色,也演绎自己。几乎一年一部力作里的巩俐, 与电影里的生命一起获得了巨大的内在成长的巩俐,也许通过戏里戏外的人物样本,我们可以一窥这个时代的女性命运。
形象
编年
关于巩俐的荧屏形象,个人认为,大致分三个阶段,接下来,我们就从戏里戏外,三个阶段的代表角色和该时期巩俐本人两个角度进行形象进化史分析:
《红高粱》1987
点击查看高清剧照
她最初的银幕印象并不是娇柔的、软弱的 ,淳朴热辣,像漫山的野草,有着一股原始的蓬勃的生命力。
1987年,彼时22岁的巩俐,历经了三次高考失利,是被破格招录的大二学生(可能是因为 “你挺像山口百惠”),原定史可的九儿,在中戏老师推荐下,剧作者莫言无感,张艺谋却一眼相中。
曝两组三人年轻时的对比图:
山口百惠
史可
相较之下,巩俐的下颌饱满、微微偏方,再加上嘴唇比较厚且外凸,整体看上去给人一种倔强、刚强的感觉,和电影中的角色性格有着更大的相似度。
也许正是这个鲜明的特质,让她成为《红高粱》里的九儿。
果然,《红高粱》提名3次,获奖6次,九儿火了,巩俐也通过《红高粱》一炮而红、蜚声国际。
紧随其后的几个深度剖析时代女性命运的角色——菊豆、颂莲、秋菊、家珍,使得这张中国面孔愈发坚定地代言中国电影。
1987-1994
这一时期,巩俐的妆发造型都是“张艺谋式”的——线条重、色彩轻:
妆容线条主要体现在眉毛和眼线上,黑而浓密的平眉+偏粗全包眼线,很适合巩俐的鹅蛋脸和吊梢眼。
平齐的刘海发型,与她较厚重的下颌线条搭在一起更显敦厚、淳朴。
《菊豆》1990
《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
《秋菊打官司》1992
《霸王别姬》1993
《活着》1994
1987-1994,这无疑是巩俐崭露头角并大展拳脚的8年,当个人奋斗合上了时代节拍,大时代下的个人加速度也将会是空前的。
上世纪90年代,正赶上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彼时港台电影占据华语市场,而国产电影,正是第五代导演的崛起时刻。
在港台卷发红唇争奇斗艳的时刻,巩俐却一边挑水肩磨扁担,一边素面朝天苦练秦地方言。用一个个村妇角色,惊艳了中国乃至世界影史,成为登上《时代周刊》的第一人。
1987-1994
这一时期,巩俐的服饰造型很 “中国元素”—— 挂脖式高腰A摆礼服,热烈的橙红底色上再附一热烈的花卉:
就“特色”和“吸睛”的着装目的而言,有自然型着装成分的巩俐,在扮相上是成立的。
从后续的如法炮制——章子怡肚兜装,可推测此形象策略实战结果应该是首发告捷 。
就宣传内容——这一时期的中国题材和农村妇女角色而言,“乡土气”让角色值得信任,让演员实至名归,就是 高明的形象策略。
况且,色彩选择之于整体造型并不总是决定因素,若干年后,张馨予的复刻版,两相比对,创始款式的简约和节制的确中和了不少“红绿被面”的乡土气。
在这一点上,借着这个案例着重强调一下:
穿衣目的决定服饰选择。
换句话说:服饰选择是为穿衣目的服务的,而穿衣目的,准确讲,形象目的是基于特定场合的人事物三者关系——完成精确信息传递、促成正向沟通目的。
在理解这一点前,有一个基本常识:
人无法只靠一句话来沟通,
总是得靠整个人来沟通。
“You Are What You Wear” 时至今日,这早就不再只是一句俚语,而是实战沟通策略——你就是你所穿的。
第二阶段:转型
《艺伎回忆录》2005
点击查看高清剧照
第二阶段,是巩俐摆脱乡土人设、拓宽戏路,从本土走向国际的时期。
这时,她的骨相已经变得清晰,高颧骨和外凸的下颌骨,下庭也明显少了曾经被软组织包裹的厚重感。
这样的相貌会 更凌厉、有气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个 狠角色。 同时,妆发造型也配合着面部特征变得更“锋利”了。
1995-2010
这一时期,巩俐本人正在经历自己人生的30-45岁,如何在 感情、家庭、事业多方制衡下去成熟、成长、成功?如何破,又如何立?
转型之路,需要的是 勇敢,而非完美。
角色一:上海滩舞女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
角色二:黑帮首领的妻子
《谍海风云》2010
虽然是熟悉而又成熟的班底,新扮相与剧情、角色贴合得依然完美。
但就转型而言,不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甚至可以说是失败。如果说,第一阶段演的是“老实人”,那么第二阶段演的不过是被逼良为娼的“老实人”。
如果说,第一时期的角色隐忍、坚韧,叩问人性,深入人心——更易引发共鸣与公信,那么,第二时期的巩俐,则更像是男权游戏里的尤物,以直接的性感做武器,没有灵魂,也不高级。
同时期造型:
这一时期的个人造型:
依然是大波浪、荷叶边,透视、深V,眼神、身段、姿态, 虽然 堆砌了足够多、太多的性感元素,可还是在演“性感” ——空洞、乏味,甚至有低俗之嫌。
插播一组减法造型:
近期造型:
蛇蝎和妖艳,戏里戏外,实在不是她擅长的桥段。这一时期,风评也是不甚有利的“性感”。不知道,这是一种迷失,还是转型必然经历 的面目混乱?
第三阶段:“巩皇”加冕
《归来》2014
点击查看高清剧照
2014年,张艺谋拍《归来》,女主钦定为巩俐。 7年之后再度合作,她近四十不惑,他已天命之年,曾经的芥蒂和怨怼似乎都已烟消云散。
电影里,巩俐扮演的冯婉喻已经迥异于她以前饰演的任何角色,内敛、隐忍、极度的克制,在她静水流深的把控下,我们也仿佛看到了那个, 与电影里的生命一起获得了巨大的内在成长的巩俐。
形象
进化史
1
2
3
4
5
6
从出道的淳朴,转为妖冶,再复归于平实,演艺生命已经足够丰富,足够精彩,也足够完满——55岁的巩俐,依然是今天最具价值的女明星。
这份价值绝非拉皮整容所带来的逆龄少女感,而是在年轻时铆足了劲,孤注一掷,坚持不懈的努力,让自己迸发了最大的能力,滋养了这朵生命之花。
半生明灭,一件白衬衫就给概括了......
提出 “新女学”的苏岑曾有文如此:
人生旅途中,大家都忙着认识各种人,以为这是在丰富生命。可 最有价值的遇见,是在某一个瞬间,重遇了自己,那一刻你才会懂:走遍世界,也不过是为了找到一条走回内心的路。
同样地,这一路你所有的寻觅都会在形象进程上找到轨迹, 路都是从心里长出来的,心路历程的起承转合会本然地外化为形象的高低错落。唯有接纳最真实的自己,才能迸发出持续的生命力。
用色分析
选色分析
色相(一种颜色由暗、中、明三种色调组成)
通过不同的明暗色调,富有层次而不单调。
我们来看一组红色系:
点击查看大图
在上一期《一个人的形象进化史 | 张雨绮,33岁。 》我们重点讲解过红色的色彩性格,其饱和度越高,色彩张力越大。
以上四图,就体色与服色的搭配层面没有问题,但在色彩性格上, 红色热烈、跳跃,人却显得不够生动。
点击查看大图
红色,是特别挑剔内在状态的颜色——
自我评价上的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在穿着状态上毫不客气地暴露出来,特别要求底气十足,特别要求绝对自信。
点击查看大图
这可能是很多人抵触红色的原因——
明目张胆,神气活现;
这可能也是很多人酷爱红色的原因——
底气十足地明目张胆、神气活现。
点击查看大图
这组黑红配红毯造型——
“巩皇”的气场呼啸而出,余秋雨老师笔下关于成熟的表述—— “一种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一直无法企及,在这儿豁然开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她的身边终于有了一位“最愿意”结婚的丈夫,这进退自如的开阔之境,终于举重若轻,终于宠辱不惊。
巩俐现任丈夫
Jean Michel Jarre
对一个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且人生早已臻于极境的女人而言,爱情已然不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当爱情成为美好的清欢时,也是生命返璞归真的过程,不是吗?
风格
推测
/
造型解析
/
Style Analysis
自然型风格成分:
▪ 面部特征: 整体直线感,神态轻松
▪ 身材特征: 量感适中,以直线为主
▪ 整体氛围: 亲切、朴实、成熟
▪ 回避: 可爱、小气、古板、前卫
整体服饰特征:
▪ 色彩: 地球色,弱对比
▪ 款式、剪裁: 简洁、合体、直线
▪ 面料: 天然、粗纺、混纺
▪ 图案: 自然纹样
注:影视造型存在与本人风格对立的情况,
毕竟,于反差处听惊雷。
例
提示:可参阅《风格推测》倒序比对人物造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