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长征感人小故事 经典红军长征故事 关于长征的故事大全→MAIGOO生活榜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这段约二万五千里的行程中,发生了不少关于长征感人小故事,如:丰碑、飞夺泸定桥、宁断肠不断脊梁、独臂政委余秋里、倔强的小红军、特制布鞋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红军长征故事。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征的故事?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十大长征感人小故事,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排排榜
关注榜
得票榜
01
丰碑
综合指数:91.7
02
飞夺泸定桥
综合指数:90.1
03
宁断肠不断脊梁
综合指数:88.7
04
独臂政委余秋里
综合指数:87.0
05
倔强的小红军
综合指数:86.0
06
特制布鞋
综合指数:84.4
07
金色的鱼钩
综合指数:82.8
08
半碗青稞面
综合指数:81.2
09
一袋干粮
综合指数:79.6
10
半床棉被
综合指数:78.0
01
宁断肠不断脊梁
6012
02
丰碑
2799
03
飞夺泸定桥
1829
04
倔强的小红军
1279
05
半碗青稞面
1062
06
金色的鱼钩
970
07
半床棉被
949
08
一袋干粮
941
09
特制布鞋
827
10
独臂政委余秋里
812
01
宁断肠不断脊梁
128
02
丰碑
52
03
飞夺泸定桥
36
04
倔强的小红军
33
05
金色的鱼钩
31
06
一袋干粮
31
07
半碗青稞面
30
08
独臂政委余秋里
25
09
半床棉被
23
10
特制布鞋
22
10个关于长征的感人小故事榜中榜,CNPP小编主要依据故事知名度、影响力、社会评价、网络关注指数以及与榜单主题的契合度等情况,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总结。榜单仅供参考娱乐,数据截至2023年11月14日,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为我喜欢的投票>>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
推荐入榜/提交>>
十大经典长征故事
1、丰碑
说起知名的红军长征故事,Maigoo小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小学语文课本中《丰碑》故事。在长征过雪山途中,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在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将军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深深吸了一口气,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展开全部】
【 详细>>】
2、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是位于中国四川甘孜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激战”是红军长征历史中最为著名的战事之一,在数不清的中国的历史革命题材电影中不断被精彩上演。1935年5月29日下午,夺取泸定桥战斗打响,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后续战士跟着铺上一块块木板恢复桥面。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城。这22个勇士在突击的过程当中有牺牲,遗憾的是只有5个同志留下了姓名...。这就是经典的长征红色故事——飞夺泸定桥。
【展开全部】
【 详细>>】
3、宁断肠不断脊梁
宁断肠不断脊梁讲的是断肠就义的红军师长陈树湘的故事,这也一则关于长征的故事。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受领红军长征途中最危险的“断后”重任。湘江战役打响后,陈树湘率官兵死守阵地,与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4天4夜,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在湘江之战中,他率领部队付出重大牺牲,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抢渡湘江的艰巨任务后,他本人腹部受重伤,不幸被捕。12月18日,在敌人押送前往长沙的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展开全部】
【 详细>>】
4、独臂政委余秋里
1936年3月,长征至云南乌蒙山区时,时任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接到贺总指挥的命令,要他们火速前进到哲庄坝,率部截击国民党万耀煌部队,在选择进攻路线时,敌人一排子弹射来,其击中左臂,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在转移阵地时,为了掩护战友,他的左臂竟又被敌机枪子弹击中打断。当时,余秋里左臂骨头白桩已穿出皮肉,两根筋露在外面,微微颤动,但仍继续指挥战斗。当时由于缺医少药和不断行军,无法及时进行手术,他拖着伤臂爬雪山、过草地,度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192个日夜,9月到达甘南后才做了截肢手术。他的这段故事是一段真实的...英雄传奇,将永远激励着后人,照亮前行的路。
【展开全部】
【 详细>>】
5、倔强的小红军
经典长征故事《倔强的小红军》,是我们大众所熟知的一个故事,曾入选人教版第七册课本中。在长征途中粮食非常紧缺,陈赓看见一个非常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小红军。可是小红军拒绝了,并拍拍自己包说还有很多粮食。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刚强的小红军战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别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 详细>>】
6、特制布鞋
董必武和警卫员小王,沿着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向前摸索着赶路。一天晚上,小王不小心摔了一跤,鞋丢了,于是光着脚丫子赶路。第二天被董必武发现后,便从马褡裢里取出一双自己的旧布鞋,给小王穿。小王坚决不收,董必武说这是命令,且自己还有一批“特制布鞋”。小王十分疑惑,就问了出来。董必武笑了起来,然后指着马背上的马褡裢说,“那不就是吗?”董必武亲自从马褡裢里取出几块棕片,在自己的脚上严严实实地包扎起来,一双“特制布鞋”就做好了。从此以后,董必武又多了一个捡破烂的伙伴,就是警卫员小王。正是董必武发明的这些“特...制布鞋”,在长征行军中广为流传,陪伴红军爬过来雪山,走过了草地。
【展开全部】
【 详细>>】
7、金色的鱼钩
《金色的鱼钩》也是大家熟知的一个长征感人小故事,曾入选小学课本。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炊事班长受指导员命令留下来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让他们走在后面,并想办法给伤员补充些营养,好让他们平安度过草地。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最终自己因营养不良,永远留在了那片草地。而那枚用缝衣针制成的“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 详细>>】
8、半碗青稞面
长征故事有哪些?半碗青稞面就是其中之一。红军过草地时,粮食紧缺,只有一点青稞面当军粮,小战士吴开生饿了两天的事被周恩来副主席知道后,他立即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分给他了两碗。在草地中又走了好几天,青稞面吃完了,甚至军马都被杀掉吃了,战士们唯有煮皮带啃,找纸张咽,看到这种极度的困境,周副主席立即命令警卫员把他仅存的半碗青稞面拿出来给大家泡汤喝,自己却忍饥挨饿。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要知道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 【 详细>>】
9、一袋干粮
红军长征途中,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并没告诉战友们,而是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变成鼓鼓的。事后,煮野草装作饭的时候被发现,大家这才知道了真相,于是大家自愿地分一些干粮给小兰,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们那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 详细>>】
10、半床棉被
半床棉被,也称“半条被子”,是经典红军长征故事。1934年11月,红军长征路过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见她家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被子剪下一半留下来。后来,这个“半条被子”的故事经过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述后,迅速传遍了全中国,温暖了全中国,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奋斗历程。 【 详细>>】
更多红军长征的故事:强度大渡河、舍身架桥、一定要把病好带走、写借条、总司令分饼、一口青稞面、朱老总的腰带、战地女杰贺子珍、红军鞋、老山界、草地夜行、“滚”下雪山、七根火柴、救命人参等...
更多相关榜单
十大经典英雄故事
100个感人小故事
经典故事推荐
01
中国民间故事大全
02
100个侦探小故事
03
十大经典名人探险故事
04
十大经典历史故事
05
十大经典格林童话故事
06
十大经典家风故事
07
十大伊索寓言经典故事
08
20个经典寓言故事
09
十个关于诚信的经典故事
10
十大经典古代法治故事
11
十大经典古代孝道故事
12
三言二拍十大经典故事
13
十大经典佛教故事
14
水浒传中的十大经典故事
15
十大经典有趣的汉字故事
16
三国十大经典故事
17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top10
18
十大经典成败故事
19
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