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 亨利. 朗 | 古典音乐之美到底是什么?
Alma Mater女神坐像
保罗. 亨利. 朗就职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雕塑
她展开的双手仿佛指挥着时代的交响
什么时候古典音乐成了“不朽”,那一定是在古典音乐死后。当我们需要开始整理编订一门艺术的历史时,这大约也说明:这门艺术已经衰老,正渐渐没入时光的阴影之中。1936年,保罗. 亨利. 朗正着手这一重要的工作——在古典音乐的落日余晖中,写作一本名叫《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的音乐史巨著。甜蜜的新婚岁月,让这份工作变得不那么伤感。保罗刚刚完成了这部巨著的第一章《古希腊》。
美丽的安妮是这本伟大巨著的唯一编辑。保罗每打出一页,妻子就会细心地为先生校对。匈牙利人保罗. 亨利. 朗年轻时,想和他的同乡巴托克一样,成为一位引人注目的民族音乐家,但他没有机会。在巴托克的建议下,他前往法国巴黎学习新兴的音乐学。然而,毕业之后,保罗却无法在巨变的欧洲找到一份和古典音乐有关的工作。1929年,他来到美国,初来时甚至不通英语,但4年后,他已经可以优雅、流畅地使用英语,在哥大讲授古典音乐的历史。7年后,他已经可以象使用母语一样,在打字机上用英语写作。
厚厚的一本《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上下2000多年的音乐史,在他笔下如涛涛江水,奔流到海,一气呵成。
门德尔松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
照片: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巴赫音乐厅
这是一本没有谱例、没有调性分析,没有反复考证,也不纠缠于音乐抽象的数学结构的独特音乐史,个性鲜明,视野开阔。这位和萨特同时代的烟斗男正带着他年轻娇妻,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生命之河美丽的秘境。
在写这本伟大的音乐史时,时代已经埋藏了 保罗. 亨利. 朗年轻时的音乐家之梦,在远离梦想的美国,深深纠缠在保罗心头的并不是对某一位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分析,而是:古典音乐之美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他的洋洋巨著,真正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需要回溯整个古典音乐,甚至古典音乐诞生之前的全部音乐史。
在音乐没有成为我们的记忆之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如此深爱着她。
这是不是一种无奈?人生充满了无奈。我们都知道:音乐并没有死,但在这个世界最闪光的舞台上,不再有贝多芬和莫扎特的身影。在这本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出版了70年后,我们再也见不到任何一位音乐学的作者,能怀着如此的激情,去回忆古典音乐在我们文明进程中的每一次脉动!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保罗. 亨利. 朗 著
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特别的音乐史,初版于1941年纽约,随即被公认为世界音乐史界的里程碑巨著。近八十年来,该书英文版再版无数次,但均保持原样,一句没有修改过。在英语世界里,尚无任何著作能与之匹敌。
相比哲学书,史书肯定容易读的多,即使页数惊人,即使它涉及的领域你并不熟悉。然而这话你也不能说满,10年前,当这本音乐史最著名的、1024页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译本第一次来到我枕边时,我曾觉得——连如同嚼蜡的《存在与虚无》都能啃掉的我,应该很容易把这本大部头的书,在一个月之内干掉。特别是考虑到,我是一个古典音乐的狂热爱好者和一个职业为媒体写乐评的作者,而它的作者保罗. 亨利. 朗更在前言中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这是一本不包含任何谱例,面对音乐爱好者的书。
然而,我还真是小看了这本著名的音乐史,保罗-朗承诺给我的美丽秘境,仿佛就在眼前,但如果你没有一对能乘着歌声的翅膀,你就无法到达?
中世纪游吟歌调看云雀高飞
伯纳特·德·万塔多词曲
它的难度刷新了我的经验。
感觉困难的其实并不在于文字,也不在于他的观点,而是它的博大精深。音乐史的难度不仅在于音乐本身,当作者将音乐置身于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上讲解分析时,你需要具备一些关于历史文化的广泛知识,然而知识也不是阅读这本书的最大难度,更难的是,读者是否拥有极为丰富的听觉经验,以及对音乐美感的敏感性。一首音乐的美好,它美在哪里?你没有听过,又如何讨论?
音乐史不比美术史,图文并茂,即使你没听说过的画家和作品,随文的插图,多少也能给你具体直观的视觉经验。然而,这本《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涉及的音乐,广泛到,远远超出了我的唱片收藏。不要说我完全无知的古代音乐、中古音乐,就连经常听的古典时期的音乐大师,你真的对他们的作品有了广泛的听觉记忆吗?这本身就是个疑问。
中文版译者、上海音乐学院的杨燕迪教授在译者序中写到:何谓“经典”?经典者,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人类心智产品。保罗. 亨利. 朗的这本巨著当之无愧。人文学术著作,本身兼有“科学”和“艺术”两种成分。属于“科学”方面的事实发现、史料收集、证据梳理当然随着学科研究的进步“新陈代谢”,但属于“艺术”方面的个人识见、富有想象力的现象观察与精辟的审美判断却魅力永存。
时常,我读到一个章节,会从床上披衣而起,跑到音响室里去翻唱片,翻不到时,第二天还要到处去借,或者上网找。10年前,古典音乐的数字音乐资料远没有今天好找。我必须承认,这本洋洋洒洒、文字如行云流水的音乐史巨著,我读了有整整10年。
但当我回首10年的阅读,我绝对不会后悔,因为,正是这本伟大的书,引领着我的心灵,去到历史幽暗的时光中,寻找音乐的答案。这从来不关于音乐本身的秘密,而是关于我们生命的秘密,时光的秘密。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伟大的征途。 你为什么要听很多音乐,你为什么希望了解音乐背后的一切,其实不是为了听懂它们,而是期待被音乐触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是一本可以触动你的书。
三十三又三分之一特别推荐
一本可以触动心灵的音乐史
保罗. 亨利. 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喜欢你读书的样子
2021年最文艺的日历预售中
期 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